歡迎來到中國化工信息雜志
純苯:世界產消增速放緩,國內供應格局將變
2020年16期 發行日期:2020-08-20
作者:■沈陽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盧俊典

  純苯作為最基礎的單環芳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溶劑,以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醫藥、炸藥、橡膠等,其主要下游產品有苯乙烯、己內酰胺、苯胺、酚酮、己二酸等。純苯的生產和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和西歐地區,亞洲是全球最大的純苯供應地。近幾年,世界純苯產能、消費增速呈震蕩放緩的趨勢。隨著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陸續投產,純苯供應格局將產生較大的變化,供應格局也將從國企一家獨大變成和民營平分秋色。

亞洲為最大供應地

  2018年世界純苯產能約7026萬噸/年, 消費量約5520萬噸,分別同比增長3.1% 和3.7%,產能具體分布情況如圖1所示。

  從地區分布看, 純苯的生產和消費主要集中在亞洲、北美和西歐地區。其中, 亞洲是全球最大的純苯供應地,2018年總產能達到3653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50%左右。亞洲主要生產地為中國、韓國和日本,產能分別占亞洲總產能的35%、17.7%和14.3%。預計2020年, 世界純苯新增產能為650萬噸/年, 屆時總產能將達到7676萬噸/年。

國內華東地區產能第一


  2019年,我國純苯生產企業達到100余家,總產能為1408.5萬噸/年,較2018年增加131.5萬噸/年,增幅為10.3%。新投產大型裝置僅有恒力石化一套,其他均為小型地煉,供應增長遠不及預期。2019年國內純苯產量為1109萬噸,同比增長12.36%,主要源于純苯自身產能的增加。

  從生產格局來看,純苯生產裝置大部分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兩大集團旗下,兩大集團產能合計813.3萬噸/年, 約占國內總產能的58.1%。其中,中石化純苯產能為479.3萬噸/年,位居全國第一,占國內總產能的34.0%;中石油純苯產能為339.0萬噸/年, 位居第二,占國內總產能的24.1%。

  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純苯產能主要集中在華東、東北、華南和西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產能為554萬噸/年, 占比39.3%,位居第一; 東北地區產能為325.4萬噸/年,占比23.1%,位居第二; 華南地區產能為187萬噸/年,占比13.3%, 位居第三;西北地區產能為117.3萬噸/年,占比8.3%,位居第四。2019年國內主要純苯企業生產情況如表1所示。

  目前國內純苯產能仍處于快速增長期,地煉企業新建重整裝置較為集中,后續投產的大型煉化項目則更傾向七大基地千萬噸級別煉化一體化裝置。預計2020—2023年,將有528萬噸/年左右的裝置計劃投產,屆時我國純苯產能有望突破2000萬噸/年,新增產能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和東北地區。從企業性質來看,民營私企占比高達89.2%。隨著新增產能的陸續投產,預計未來幾年華東地區區域內的供應緊張現狀將有所緩解。

世界純苯產能、消費增速呈放緩趨勢


  近幾年,世界純苯的產能增長已進入慢速時期, 產能和消費的增速有震蕩放緩的趨勢,2014—2018年世界純苯生產與消費趨勢如圖2所示。

  從需求來看,2014 年世界純苯需求增速觸底之后維持穩定增長態勢。2018 年世界純苯消費量為5628.7 萬噸,主要集中地東亞、北美、中國及西歐的純苯消費量約占世界80%。其中,亞太地區(包括東亞、中國及其他亞太地區)純苯消費量約占世界總消費量的60%。

  從純苯下游產品來看,第一大應用領域為苯乙烯,占比52%;第二大應用領域是異丙基苯,占比21%;其余依次為環己烷、硝基苯、LAB/BAB、苯酚等。其中苯乙烯、異丙基苯、環己烷和硝基苯合計對純苯的需求占總需求的90%左右。

  從世界純苯貿易流向來看,亞洲地區占據了世界規模最大的純苯貿易體量,有世界純苯最大出口國韓國和最大進口國中國,且未來東北亞在世界的生產和消費占比仍有擴大趨勢。整體上看,亞洲地區不僅在區域內有體量巨大的交易規模,同時富余純苯貿易的觸角也延伸至西歐和美國地區。東亞及亞太其他地區是主要出口地,中國、北美和西歐是主要進口地,其中中國的純苯進口呈逐年增加趨勢。

國內供應格局將變


  2019年,國內純苯產量為1057.1萬噸,進口量為193.9萬噸,出口量為3.6萬噸,表觀消費量為1247.4萬噸,進口依存度為15.0%,主要下游產品為苯乙烯、己內酰胺、酚酮、苯胺、己二酸,分別占總下游消耗的43%、20%、14%、12%、7%,另有4%的純苯用于生產烷基苯、順酐等產品。而2015年,國內純苯的主要下游產品為苯乙烯、酚酮、己內酰胺、苯胺、己二酸,分別占總下游消耗量的37%、18%、16%、13%、8%,另有8%的純苯用于生產烷基苯、順酐等產品。由此可見,近5年來,純苯下游發展較快的產品是苯乙烯及己內酰胺;苯胺和己二酸占比較為穩定;酚酮占比有較為明顯的下降。2015年和2019年國內純苯下游主要產品消費結構變化詳情見圖3,2015—2019年國內純苯下游主要產品消費量見圖4。 

  由圖4可以看出,2015—2019年周期內,苯乙烯作為純苯最大下游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而且其消費純苯的增長速度也超過其他下游產品。苯乙烯廣泛應用于下游工程塑料等產品的生產,其終端產品多應用于民生領域。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持續發展,苯乙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促使其產能逐年擴大。而2019年中國對原產美、韓的苯乙烯征收反傾銷關稅,進一步促進了苯乙烯的國產化率,使其對純苯的消費量繼續增加。

  己內酰胺作為純苯第二大下游產品,近5年來對純苯消耗量同樣逐年穩步增加。其下游廣泛應用于紡織行業,長期成為純苯直接下游中盈利最好的產品。不過隨著貿易摩擦的興起,己內酰胺下游工廠出口渠道減少,庫存長期累積,對己內酰胺消費量下降,嚴重影響了己內酰胺的盈利及后續擴產計劃,導致2019年部分新增裝置長期未能投產。

  苯胺作為純苯的第三大直接下游產品,近年來由于山東、河北一帶部分落后產能被淘汰,對純苯的消費量出現萎縮。原因在于,該行業一般被區分為MDI苯胺和非MDI苯胺,其中MDI苯胺即是MDI生產工廠自產自用的苯胺。近年來MDI苯胺產能擴展迅速,盈利良好。不過部分MDI工廠超產苯胺搶占苯胺市場的行為,也致使一些傳統苯胺生產企業面臨巨大壓力,非MDI苯胺工廠年開工率遠低于MDI苯胺工廠。

  酚酮作為純苯第四大下游產品,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隨著山東利華益維遠、浙江石化等新增大型項目的陸續投產,后續將超過苯胺成為純苯第三大下游產品。

  己二酸是純苯的第五大下游產品,近年來發展較慢,產能增速不明顯。

  綜合來看,近5年來純苯下游發展較快的產品是苯乙烯及己內酰胺;苯胺和己二酸占比較為穩定;酚酮占比有較為明顯的上升。

  我國純苯消費主要分布在華東、華北、東北和華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集中了大量的下游苯乙烯、己內酰胺等主要下游裝置及其衍生的終端裝置,當地的純苯供應量不足以支撐區內市場的消費,每年均需通過山東、華中區域及境外進口大量補充貨源。未來這幾個主要區域內還將有下游裝置投產,預計需求結構將會小幅度改變,但華東第一消費大區的地位仍將保持。

  隨著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陸續投產,純苯供應格局將產生較大的變化,將從國企一家獨大變成和民營平分秋色。同時,進口量將會大幅縮減,甚至有走出國門實現適量出口的可能。

出口量小,韓國為最大進口國


  2019年初,我國純苯的進口量突破近年來歷史新高。隨后,在國內產能增加、亞美套利開啟,以及人民幣貶值等影響下,純苯進口量逐步降低,2019年國內純苯進口量為193.9萬噸,同比減少24.6%。而2019年國內純苯出口量只有3.6萬噸??梢?,純苯需一定的進口量來滿足市場需求,但只有少量純苯出口到周邊地區。

  2019年我國純苯進口的最大來源是韓國,占進口總量的56.4%。韓國純苯是亞洲和中國市場價格的重要風向標;其次為泰國,占進口總量的10.1%;進口總量占比第三位的是日本,為8.1%。

  2019年國內純苯的貿易方式以一般貿易為主,詳見表2。







當前評論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