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煉油和石化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在新材料領域,與國外先進技術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高端聚合材料領域,國外對國內實施技術封鎖,而這些領域正是瑞華未來研發和業務布局的重點。
常州瑞華化工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華”)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的公司,致力于為石油化工企業提供基于化工工藝包的成套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在新格局下,瑞華如何借助自身競爭力在多個領域占領技術高地?未來公司戰略布局的重點在哪些方向?“2022中國國際石化及下游產業技術大會”期間,瑞華總經理和成剛接受了本刊記者的獨家專訪。
憑借雙重優勢接連斬獲大單
【CCN】目前貴公司在煉化領域的布局主要側重于哪些重點方向?去年以來在這些領域又有哪些重大項目簽約?
【和成剛】瑞華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技術布局,一方面考慮既有成熟技術,另一方面考慮相關技術的行業發展方向。重點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苯乙烯產業鏈;二是順酐-BDO產業鏈;三是環氧丙烷聚醚產業鏈。在這三大領域,瑞華可以提供整個產業鏈的成套技術工藝包,例如,為苯乙烯產業鏈提供乙烯冷儲/輕烴裂解制乙烯-乙苯苯乙烯-聚苯乙烯的工藝技術;順酐BDO產業鏈從正丁烷-順酐-丁二酸酐-BDO-全降解塑料PBS的工藝技術;環氧丙烷聚醚產業鏈以丙烯為原料-PO/SM共氧化路線-PO-聚醚的工藝技術。
去年以來,瑞華在這些領域中又斬獲了不少訂單:簽約了浙江石化60萬噸/年苯乙烯項目、新海石化50萬噸/年苯乙烯項目、中景石化40萬噸/年順酐項目、振華60萬噸/年苯乙烯和28萬噸/年PO聯產項目,這些項目都是相關領域國內最大規模裝置。以上項目中,瑞華為用戶提供包括成套技術工藝包、專利設備、催化劑等綜合的技術及產品服務。
【CCN】在苯乙烯領域,公司的成套技術已獲得國內許多企業的認可,前不久海泉化學20/45萬噸PO/SM項目披露環評報告,也是采用公司的技術。在諸多競爭者中,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和成剛】海泉化學苯乙烯裝置目前已進入正式實施階段,成套工藝包編制將于今年8月完成,基礎設計、反應器等長周期設備的采購工作也正逐步展開。瑞華工藝的能耗、物耗指標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通常情況下,項目前期溝通中,瑞華與用戶單位會進行充分的技術交流,介紹核心反應技術的實施方案、節能降耗的工藝措施、相關裝置運行的技術經驗,得到業主單位認可。另一方面,瑞華擁有專利設備制造公司(常州瑞凱化工裝備有限公司),核心設備設計、制造實現國產化,使投資大幅度降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裝置經濟效益。
優化工藝應對減碳趨勢
【CCN】瑞華是一家為石油化工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新工藝開發過程中,常會遇到哪些阻力?如何克服?
【和成剛】瑞華致力于為用戶提供綜合、系統、專業的工藝工程技術服務。在新工藝開發過程,我們遇到的難題是如何快速地整合新的反應系統,實現穩定的工業化生產。其中反應系統的反應器設備及相關應力系統設計為瑞華優勢所在,一般由公司組織開發完成。但是配套的催化劑如果單獨進行研發,最終會導致工業化的周期較長。因此在催化劑領域,我們會選擇與成熟催化劑供應商合作,以更快實現新工藝的研發及后續工業建設。
【CCN】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石油化工行業的客戶在選擇工藝包時,是否會有新的考量?公司針對此有哪些解決方案?
【和成剛】在“雙碳”目標下,新用戶在建設新裝置時肯定會有新的考量。一方面是目前在建項目的審批和建設過程當中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考慮項目建成以后,政策越來越趨緊,公司怎樣在裝置安全環保措施到位的情況,保證穩定高效運行。對瑞華這樣的公司來說,需要的是對技術的進一步優化,減少碳排放。以苯乙烯成套技術工藝包為例,2000年初,60萬噸/年苯乙烯加熱爐的熱負荷是8萬千瓦,通過工藝優化,這一指標可以降至6萬千瓦以下,碳排放總量降低了大約30%。該技術在2021年獲得了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未來聚焦高端新材料工藝開發
【CCN】近兩年,受可降解塑料行業的驅動,BDO成為投資的熱門領域。順酐-BDO產業鏈是公司布局的三大方向之一, 這方面的業務發展情況怎樣?
【和成剛】目前我們已簽署了國內最大的40萬噸/年順酐裝置工藝包轉讓合同,6萬~20萬噸/年的裝置也有多套工藝包轉讓。公司也在推進山東BDO工廠的建設,以期進一步提升在這一產業中的競爭力。
【CCN】與炔醛法相比,順酐法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和成剛】相對于傳統的炔醛法工藝,順酐法的一個優點就是原料易得,且不用考慮臨電石渣處置問題。瑞華的工藝路線是從原料正丁烷開始的,可以從原料一直做到下游的PBS,綜合成本并不比炔醛法高,甚至還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
【CCN】2020年起我國苯乙烯進入高速擴能周期,國內企業競爭明顯加劇,怎樣看待苯乙烯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和成剛】目前國內苯乙烯單體及下游聚合材料的市場規模在1600萬噸左右,主要集中在聚苯乙烯(PS)、發泡聚苯乙烯(EPS)、ABS、不飽和聚酯樹脂(UPR)等方面,在家電、生活用品、建筑、包裝和風電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傮w來看,這些行業都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當之中,因此苯乙烯市場環境良好。近幾年隨著乙烯裝置的快速發展,作為乙烯下游的重要用戶,苯乙烯也在高速擴能,國內企業競爭明顯加劇。但是我們同時也發現,新建裝置由于采用更先進的脫氫法技術或PO/SM聯產技術,建成后具有更好的競爭能力,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苯乙烯產能趨于飽和后, 2000年左右建設的“單打獨斗”的苯乙烯裝置,由于無上下游配套,在苯乙烯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市場份額會逐步被新建苯乙烯替代,面臨被淘汰的窘境。當前,瑞華一方面在轉讓大型的低能耗苯乙烯裝置工藝包,另一方面也在對國內早期的苯乙烯裝置進行改造。近期公司推進的中石油獨山子32萬噸/年苯乙烯裝置改造項目,已經全流程打通,取得了良好效果。
【CCN】在煉化行業,您看好哪些新的增長機會?公司未來的研發和業務布局重點是什么?
【和成剛】目前國內煉油和石化整體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在新材料領域,與國外先進技術尚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高端聚合材料領域,國外對國內實施技術封鎖,而這些領域正是公司未來研發和業務布局的重點。前期我們在聚苯乙烯/PBS等材料方向有一定技術積累,同時為配合高端新材料的發展,我們也布局一些特殊單體,如甲基苯乙烯、二乙烯苯和特種橡膠等。今后通過改變聚合配方、工藝或后期的改性,進一步提高材料性能,量產高端新材料,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